2024年12月15日,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岭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120周年发展大会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校友)学术论坛在教五A栋102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教授、湖南大学“麓山学者”刘全慧教授、物理学院博士校友应邀主讲,与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一起共襄岭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120周年发展大会,共同见证师范教育120年发展的辉煌成就。学校校长阳爱民教授在论坛上致辞,学校原副校长邵乐喜教授、物理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参加。学术论坛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林晓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全军等主持。

阳爱民代表学校向欧阳钟灿院士、刘全慧教授和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博士(校友)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简要地介绍了学校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物理学院自1978年物理系成立以来取得的丰硕教学科研成果。他表示,博士校友是母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教育的优秀代表。举办物理博士校友论坛,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探讨学术前沿问题,让在校学生分享成功校友经验,激发其创新思考与科研兴趣。最后,他希望与各位校友多回母校进行学术探讨,携手共进,一起为把母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

(学校党委林晓敏副书记主持论坛)

(阳爱民校长致辞)
欧阳钟灿院士作了题为“从液晶显示到液晶生物膜理论”的报告。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液晶显示技术的演化历程以及液晶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人物及其贡献,总结了中国显示行业从“0”到“1”崛起的宝贵经验。报告重点介绍了红血球双凹盘状所隐含的物理学理论,深入探讨了红血球双凹碟形之谜,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解释了这一独特形态背后的物理学原理和潜在的医学价值,激发了师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欧阳钟灿院士作专题学术报告)
刘全慧教授作题为“少粒子系统分布函数”的报告,从“由少量刚性粒子构成的力学系统是否也存在统计规律”、“系综理论是否可以应用到少量粒子构成的力学系统”等问题出发,详细讲述了少粒子系统分布函数研究的新进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分法,最后得出结论:对少量粒子的系统来说其长时间的行为才显示出统计规律,系统的粒子越少,显示其统计规律的时间就越长。报告逻辑严密,数据详实,展现了基础物理研究的魅力。

(刘全慧教授作主旨报告)
校友王海仁、彭江波、吴旭明、杨大海、李东珂、车治辕博士分别就自己研究专业方向作了精彩报告,内容涵盖“大口径高精度望远镜结构设计与控制、二维螺旋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电性质研究、二维磁性材料的自旋输运性质调控、基于螺旋相位编码的涡旋光场调控与成像研究、纳米硅量子点的可控掺杂、性能调控与器件应用、水波实验研究”,这些校友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学术之星,照亮了整个论坛。论坛过程中,与会师生积极互动提问交流,就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场氛围活跃。

(校友王海仁博士作报告)
(校友彭江波博士作报告)
(校友吴旭明博士作报告)
(校友杨大海博士作报告)
(校友李东珂博士作报告)
(校友车治辕博士作报告)
本次论坛作为岭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120周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旨在加强与校友的联络,凝聚校友力量,吸引优秀博士,共谋学院发展,构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和引进的平台;论坛也旨在为学院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各研究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好地凝练学科方向,逐渐形成若干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同时也使在校学生了解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拓宽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